乙肝肝硬化等级如何划分

乙肝肝硬化的严重程度通常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式评估,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一、临床分期(代偿期 vs. 失代偿期)

  1. 代偿期肝硬化
    • 定义:肝脏功能尚能维持正常,无明显症状。
    • 特点
      • 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轻微不适。
      • 肝功能检查(如ALT、AST)基本正常。
      • 无腹水、肝性脑病、黄疸等并发症。
    • 管理重点: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彩超、肝功能)。
  2. 失代偿期肝硬化
    • 定义: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生理需求。

    • 特点

      • 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水肿、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 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胆红素↑)明显异常。
      • 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管理重点:综合治疗(抗病毒+利尿剂、白蛋白输注等)+ 筛查肝癌(每6个月查AFP和超声)。

二、Child-Pugh分级(评估肝功能储备)

针对失代偿期患者,通过评分系统(5项指标,总分5-15分)分为A、B、C三类:

指标 1分 2分 3分
总胆红素(μmol/L) <34 34-50 >50
白蛋白(g/L) >35 28-35 <28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秒) <4 4-6 >6
腹水 轻度 中重度
肝性脑病 1-2级 3-4级
  • Child A级(5-6分):肝功能良好,预后较好,1年生存率>85%。

  • Child B级(7-9分):肝功能中度损害,1年生存率≈70%。

  • Child C级(10-15分):肝功能差,1年生存率<45%,需肝移植评估。

三、其他评估工具

  1. MELD评分:结合胆红素、肌酐、INR和病因,预测肝硬化患者3个月死亡率,常用于肝移植优先级排序。

  2. 肝弹性成像(FibroScan):通过检测肝脏硬度评估纤维化程度(kPa值),辅助早期筛查肝硬化。

患者自我管理建议

  1. 严格抗病毒:持续抑制乙肝病毒(HBV DNA阴性)可延缓肝硬化进展。

  2. 饮食调理:限盐(尤其腹水患者)、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肝性脑病)。

  3. 避免肝损因素:戒酒、慎用肝毒性药物。

  4. 监测并发症:定期筛查肝癌(超声+AFP)、食管静脉曲张(胃镜)。

  5. 心理支持:肝硬化需长期管理,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后。

本周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