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和功能性治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慢性乙肝与功能性治愈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疾病状态和治疗效果两个方面。

一、疾病状态

  1. 慢性乙肝
    • 定义: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 症状: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 发展:慢性乙肝若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形成肝纤维化,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 功能性治愈
    • 定义: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血液中检测出病毒。在乙肝治疗中,它指的是在完成有限疗程后,血清中检测不到HBsAg(乙肝表面抗原)和HBV-DNA(乙肝病毒核酸),有或无抗-HBs(乙肝表面抗体)血清学转换,残留的肝损伤恢复,随时间延长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降低的状态。
    • 注意:功能性治愈并不等同于完全彻底治愈,因为肝内共价闭合环状的DNA(cccDNA)和整合的HBV-DNA可能仍然存在。

二、治疗效果

  1. 慢性乙肝的治疗
    • 目标: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方法: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等)和对症治疗。然而,由于目前乙肝药物无法清除肝细胞内的cccDNA,因此难以实现完全彻底治愈。
  2. 功能性治愈的效果
本周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