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会显著增加患肝癌(尤其是肝细胞癌)的风险

一、肝硬化为何会增加肝癌风险?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修复反应,表现为正常肝组织被纤维疤痕和再生结节取代。这一过程会通过以下机制促进肝癌发生:

  1. 肝细胞持续再生与基因突变
    肝硬化时,肝脏因反复损伤(如肝炎病毒、酒精、脂肪堆积等)触发自我修复,肝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细胞分裂次数越多,DNA复制错误(基因突变)的概率越高,可能激活癌基因(如RAS、MYC)或失活抑癌基因(如TP53),最终导致癌变。

  2. 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
    肝硬化常伴随慢性炎症(如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如TNF-α、IL-6)和活性氧(ROS)会直接损伤DNA,同时促进肝细胞增殖,形成“炎症-增殖-癌变”的恶性循环。

  3. 微环境改变
    肝硬化肝脏的纤维化组织、血管异常(如门静脉高压)和免疫微环境紊乱(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会为癌细胞提供“土壤”,促进其生长、侵袭和转移。

  4. 病因的直接致癌作用
    某些肝硬化病因本身具有致癌性,例如:

    • 乙肝病毒(HBV):HBV DNA可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周期调控;
    • 丙肝病毒(HCV):通过持续炎症和直接干扰细胞信号通路(如干扰素通路)促进癌变;
    • 黄曲霉毒素:与HBV协同作用,显著增加肝癌风险。

二、肝硬化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