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定期检查指标有哪些

慢性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以下关键指标,以监测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并预防并发症:

一、核心检查项目

  1. 肝功能检查
    • 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等。
    • 意义:反映肝脏代谢、解毒及合成功能。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可能预示胆汁淤积或肝功能减退。
  2. 乙肝病毒标志物
    • 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HBeAg、e抗体Anti-HBe、核心抗体Anti-HBc):判断感染状态及传染性。
      • HBsAg阳性:提示现症感染。
      • HBeAg阳性: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水平,指导抗病毒治疗决策。
  3. 肝脏影像学检查
    • 腹部B超: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有无肝硬化、占位性病变(如肝癌)。
    • 肝脏弹性检测:无创评估肝纤维化及脂肪肝程度。
    • 增强CT/MRI:可疑肝癌时需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
  4. 肝癌筛查
    • 甲胎蛋白(AFP):肝癌重要标志物,持续升高(>400μg/L)需警惕肝癌。
    • 异常凝血酶原(DCP)、CA199:辅助肝癌筛查。

二、其他重要检查

  1. 血常规:监测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肝硬化常见并发症)。
  2. 凝血功能: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反映肝损伤程度。
  3. 肝纤维化指标(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量化肝纤维化进展。
  4. 肾功能、血糖、血脂:长期抗病毒患者需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肾损伤、代谢异常)。

三、检查频率建议

  • 无肝硬化/肝癌高危因素
    • 每6-12个月查乙肝五项、肝功能、HBV-DNA、AFP、腹部B超。
  • 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如酗酒、肥胖、糖尿病):
    • 每3-6个月复查上述项目,并增加肝脏弹性检测或增强CT/MRI。
  • 已进展至肝硬化
    • 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AFP、腹部B超,每6个月做增强CT/MRI筛查肝癌。

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