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和发展途径,阻断母婴传播可以显著降低乙肝病毒的患病率,关键是降低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对孕期病毒载量高的孕妇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危险。但在治疗药物的选择、起始时间的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等新型抗病毒药物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怎么样。
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
研究表明,孕妇乙肝病毒水平是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病毒载量与免疫阻断失败相关,包括2012年中国台湾的一项研究,仅当HBeAg阳性和免疫抑制失败时,才观察到婴儿时的免疫抑制失败,2017年欧洲通过肝脏进行研究人员协会(EASL)指南、2018年美国对于肝病发展研究学会(AASLD)等国外技术指南,预防HBV母婴阻断:孕期抗病毒治疗预防管理指南均建议,对的孕妇,应从妊娠24~28周开始,口服抗病毒作用药物可以阻断母婴传播,推荐的药物则主要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或替比夫定。
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
临床研究表明替诺福韦TDF可有效降低高病毒载量孕妇的HBV母婴传播,但正如2014年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HIV感染孕妇孕期TDF暴露史与新生儿骨矿物质低物质含量。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的前药是替诺福韦,但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在药物设计、且在血浆中更安全、更稳定,研究中,孕妇在分娩前27周接受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12.8±4.0周,总体合规性良好,本次调查结果证实,对高病毒载量孕妇应用T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治疗,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实现婴儿“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