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目前无法实现彻底治愈(即完全清除体内乙肝病毒),但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临床治愈的标准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乙肝病毒(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肝功能恢复正常,且停药后病情稳定。
临床治愈的现状
-
治愈率与治疗方案:根据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数据,接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后序贯或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达33.8%。这一数据表明,特定治疗方案下,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
-
治疗优势人群:初治患者(HBeAg阴性、基线病毒载量较低、HBsAg较低)和经治患者(HBsAg定量小于1500 IU/ml)更易获得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的意义
-
降低疾病风险:临床治愈可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例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使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约85%。
-
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治愈后,患者可长期停药,肝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治疗挑战与未来方向
-
治疗局限性:目前临床治愈并非完全治愈,肝细胞核内可能仍存在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病毒存在复发风险。
-
研究进展:科学家正在探索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疗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例如,“珠峰”项目计划扩大临床治愈成果的应用范围,推动专家共识与指南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