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以下是对乙肝疫苗的详细介绍:
一、疫苗类型
-
基因重组DNA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乙肝疫苗类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二、接种对象
-
新生儿:新生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因为他们在出生后不久就可能接触到乙肝病毒。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刚出生的婴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
-
易感人群:包括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有HBV感染风险的成人。
三、接种程序
-
剂量:根据不同年龄和接种对象,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婴儿和儿童的接种剂量较低,而成人的接种剂量较高。在中国,无论母亲的HBsAg状态如何,所有婴儿的接种剂量都为10μg。
-
接种次数: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进行接种。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及第三针疫苗。
-
接种部位:新生儿通常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接种,而儿童和成人则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接种。
四、接种效果
-
免疫效果: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5%以上。若产生了抗体,保护效果可持续30年以上。
-
阻断母婴传播:研究显示,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提高阻断率。
-

五、接种注意事项
-
接种时间:新生儿越早接种乙肝疫苗越好,最好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对于错过接种时间的儿童或成人,应尽快补种。
-
接种禁忌:对乙肝疫苗成分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能接种疫苗。已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需要接种疫苗。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的人应暂缓接种,等待病情稳定后接种。
-